找到相关内容6943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谈心说识(十):圆成的世界与人空法空

    万法融成一片,本心与自性销归一处,如此观照,精进用功,便能使无明烦恼渐减渐薄;遇境逢缘时,观照一切有为法唯识所变现,如梦幻泡影,即生遣执破我之能源,增长般若正智之功。学佛为的是了见自性,欲明自性,非...

    释依昱

    |唯识|谈心说识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7/11522085500.html
  • 信仰和知识——单纯理性限制内的宗教的两个来源

    :其强力的日益增长的张力并非无比强大,相反,却带着脆弱和尚可完善的性质。两者之一除非求助另一个才能存在。   24.我们不理解“伊斯兰教”的涌现,若不同时质疑这块临近地点的内和外,若只满足于一种内在...地变成了罪恶的机器,极端罪恶的机器,但也是操纵和驱魔的机器。因为,这个机器是奴役的罪恶,而且因为人们在知识和能力之间不断增长的反差中,越来越多地使用他们一无所知的伪迹和假器,于是这种技术经验的空间变得...

    德里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383985628.html
  • 现代宗教是理性选择的吗?质疑宗教的理性选择研究范式

    需要做些修订。在分析中国宗教整体状况时,也很难找到另外一种更具解释力的宏观理论。比如传统的世俗化理论就难以用来解释中国各种宗教的复兴增长”。   本文在关注宗教社会学理论如何给现代社会的宗教现象以...

    范丽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384285632.html
  • 南无观世音菩萨略解

    念恭敬观世音菩萨,便得离欲;若多嗔恚,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,便得离嗔;若多愚痴,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,便得离痴。”   最后,祈愿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,保佑诸位,身心健康,福智增长,同成佛道。同时,谢谢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390085663.html
  • 无我——解脱的关键

    文殊师利般若经:“文殊言:以无住相,即住般若波罗蜜。佛复告文殊师利:如是住般若波罗蜜时,是诸善根,云何增长?云何损减?文殊师利言:若能如是住般若波罗蜜,于诸善根无增无减。于一切法亦无增无减...

    杨云唐

    修行|无我|解脱|我执|烦恼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7/08074986048.html
  • 万世译经师——鸠摩罗什菩萨略传

    正是这样借着「业因缘」而发起「完全利他」之事业,示现烦恼相而度化众生。表相上,鸠摩罗什菩萨虽是因利他而烦恼,实则是为利己道业之增长,是于菩萨道上地地增上。诚如《菩萨优婆塞戒经》佛说:「一切恶友诸烦恼业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5594086286.html
  • 中国西藏的历史沿革

    体质,畜群的增长需要寻找新的草场,这使得游牧部落有可能和必要进行长途迁徙,向更大的地域扩散。从藏北草原翻越唐古拉山到达长江、黄河源头的游牧部落,在以青海湖为中心的广大草原地带发展成一个又一个的部落联盟...

    陈庆英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0486331.html
  • 太虚大师“人间佛教”思想析

    、法、僧德,实为人间本具成分,欲令生发增长,转恶浊人间进为善净之人间,须归依已获成就之佛、法、僧为胜增上缘,摄护不退,而奉佛等先觉为师,依佛十善等法而行,与三乘贤圣僧为友,即为造成人间净土之因缘也。故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0886346.html
  • 简论青藏高原文化

    。在农业发展到可以养成畜群并将野马驯化为家马、将狼驯化为狗以后,古人类才能够在辽阔的草原上生存并发展起大规模的畜牧业。以奶酷肉食为主提高了牧民的体质,畜群的增长需要寻找新的草场,这使得游牧部落有可能和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1786370.html
  • 索达吉堪布:《解义慧剑释》讲记 第八课

    增长妄念,那就会完全离开原来的本意。但世间一些愚痴的人却经常这样徒劳无义,一辈子都在咬文嚼字,整天都在研究、研讨。我有时候看见一些学术界的人,觉得他们特别可怜。比如我们说菩提心,他就会问:菩提心在《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解义慧剑|二谛|窍诀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20214786466.html